164糊涂案(2 / 2)

  恪桓没有说的是,于氏家里在朝中无人,不会是龚肃羽的目标,如果做实了是她,那首辅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  问题在于慧昭仪有没有牵扯其中,恪桓自然是不想动她的,但万一她也有份,留她在后宫,皇后就不安全,故此也只能交给司礼监。

  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,于氏一口咬定是慧昭仪,玉器是被她的人偷去嫁祸的,慧昭仪死活不松口,但两边的宫人十分有趣,还没上板子呢,就分别替自家主子认了罪。

  越是这样,越让人弄不明白,整个案子看似简单,人证物证都有,又扑朔迷离理不顺,最后烦躁的昭仁帝拍板将这二人一同定罪,他没心思在这事情上费神,因为来了一位不一般的客人。

  东吁国王莽应龙的弟弟,莽应里。

  莽应龙继位后,陆续攻破了孟密、孟养,而他的这个弟弟,却因为分兵画地,和哥哥闹翻了。

  莽应里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,带了他的兵来投靠大郑,愿意把兄长扩张的计划情报都告诉大郑,交换条件是大郑派兵帮他去攻打他哥哥,把他被夺走的土地抢回来,在云缅封王自治。

  朝廷一直关注南面的局势,始终在是否要派兵扼制莽应龙的问题上犹疑不决,一部分人不愿意兴起战事花这个冤枉钱,一部分人认为不可养虎为患。

  龚肃羽就是不想花钱的保守派,所以有人投诚,对昭仁帝来说,正是一个压倒内阁的天赐良机。

  “阁老,莽应龙之后准备进兵车里,再南征暹罗。暹罗可以不管,但车里宣慰司有我大郑官员管辖,总不能继续坐视不理了吧?”

  皇帝有了资本,在朝会上提问也变得犀利。

  这一次,再没有任何理由袖手旁观,毕竟人家带了机密来,带了人来,因连年战争,当地还很混乱,这样开疆扩土的好机会,但凡有点脑子都不舍得浪费。

  只是要动兵戎,朝中围绕对南疆的掌控之权,必然又有一番拉扯。